首页 > 资讯 > 新闻 >
看中国式CFO如何华丽转身
时间:2019-03-19 10:06 【我要纠错】

  在中国,央企的存在意义就像是所有企业的领头羊,

  而财务管理者掌握着一个企业的经济命脉,

  也相对有着较宽阔的市场。

  始于2003年的央企全球招聘曾轰动一时。“精英选手”们经历激烈角逐,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履新央企。他们都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较好的综合素质,过人的业务能力。其中,新鲜出炉的总会计师们备受瞩目。履职以来,他们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适应了央企的工作环境,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

  蒋占华:从“考生”到“考官”

  蒋占华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最早一批参加央企全球招聘的“考生”,后来又成了给其他“考生”出题的“考官”。

  在履职央企总会计师前,蒋占华有着颇为传奇的财务和管理履历。不到而立之年,他就成为一家研究院的财务处长,让一家濒临倒闭的转制科研院所起死回生,还经营得风生水起。他是建材系统最早被提拔为副院长的司局级干部,还是最年轻的高新技术企业总经理。

  2004年,事业顺风顺水的蒋占华看到了国资委的招聘信息,偷偷地报了名。“履职中材时,收到的是带国徽的任命书。这次报名,是希望再收到一张带国徽的任命书。”蒋占华对记者笑言。

  这一年,蒋占华凭借丰富的阅历和突出的才能,在国内外2000多名具有高管资格的考生中,经过层层考评和国内外媒体公示,被任命为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08年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组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蒋占华至今还记得中材同事们给他欢送的场景。“我对领导说,从建材系统跨到煤炭行业,不知道前路如何。如果做得不好,还希望回到中材来。领导当时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希望你回来,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这给了蒋占华很大的鼓舞,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了他的能力。在蒋占华任职的这三年中,中煤国际工程集团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随后不久,蒋占华升任集团党委常委,成为真正的班子成员。

  任职总会计师后,由于表现突出,蒋占华受国姿委公开招聘办和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评中心的委托,参加了接下来几年国资委公开招聘央企高管的命题工作。签保密协议,与外界隔离一个多月,高质量地完成了职位访谈、笔试和面试的命题任务……这样的经历,大概是蒋占华一生都难忘且极具荣誉感的经历。

  李劲松:从总法律顾问到总会计师

  法学博士李劲松,经历了两次角色转换。他是首批通过全球招聘进入央企的总法律顾问,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从总法律顾问调任总会计师的央企高管。

  2006年,当首批央企总法律顾问公开招聘工作启动时,李劲松刚从伦敦经济学院做访问学者归来。彼时的他拥有法学博士、MBA学位、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和12年的央企工作经历。

  凭借专业的知识背景和多年的央企阅历,李劲松从近90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功竞得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一职。在这一届的总法律顾问中,李劲松是最特殊的一位。因为有深厚的财务专业功底,进入央企后,李劲松牵头主管法律、审计、内控、全面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并建立了全面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今年初,响应国资委交流任职的号召,李劲松履新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总会计师一职。虽然这是一个新的岗位,但是李劲松显然游刃有余。丰富的财务阅历,让他对这家研究院的总会计师职责有着清晰的认识。一方面,作为班子成员,着眼于宏观战略,做好分管的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作为财务负责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战略、资源、风险、效率,一个都不能少。”李劲松坦言,在这样一个转制院所任职,虽然职务特殊,但他仍然对这项工作充满信心。

  徐若钢:从技术起家的总会计师

  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的徐若钢是纯粹意义上的技术起家:主攻的专业是炼钢,顺理成章地分配到了首钢总公司。1985年,他又被调入同属冶金系统的钢铁研究总院工作,先后晋升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一步一个台阶。徐若钢本应沿着这条轨道继续他的科研坦途,但他对管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管理上的独到见地。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上级的伯乐相马,也源于他对管理的执着,他从科研岗位调整到管理部门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企划部主任,直到任院长助理。从事的工作从综合管理、计划管理到经营管理,多多少少也跟财务有点关系。在此期间,他又主动充电,到清华深造了工程管理硕士。

  与总会计师结缘,是2006年。彼时,国资委要求每个中央企业都配置总会计师。此时的徐若钢,刚刚结束两年的重庆挂职锻炼工作,临危受命,也是众望所归,担任了中国钢研的总会计师。

  “当时感到压力挺大,责任更大,因为总会计师这个岗位太重要。我们学工的做科研是内行,半路出家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徐若钢坦言。

  苏敏:从地方国企到央企

  苏敏进入中国海运之前,在安徽一家国企担任总会计师。2010年,得知全球招聘的消息,苏敏毅然报了名。苏敏告诉记者,参加招聘是希望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了解自己与其他应聘者之间的差距,并向他们学习。

  这一年,公开招聘央企高管的总数量、职位的分量均为历年之最,对应聘者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参与应聘的人员之多、竞争之激烈程度均高于以往。

  “参加此次招聘前,我不是中国海运员工,也不是其他央企员工。作为地方国企的财务负责人,对招聘单位、组织者都不认识。我能成功应聘到中海集团的总会计师职位,也充分说明此次招聘过程是客观、公正、透明、规范的。”苏敏如此评价。

  张沛军:从“三无人员”到“年度人物”

  《国企》记者致电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时,工作人员告知,总会计师张沛军已赴地方挂职。挂职,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很显然,张沛军已经适应了央企特有的体制环境。

  几年前,参加全球招聘的张沛军,创造了几项纪录:他是那年通过全球海选入职央企的最年轻的高管,也是唯一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并成功获聘总会计师的高管,曾在全球顶尖四大会计事务所中的两家任职。他曾笑言自己当初就是个“三无人员”,“没有国内工作经验,没有国企工作经验,没有党员身份”。而这些在央企高管行列中是很少见的。

  2011年4月6日,经网民4830万份投票和49位评审专家审核,在北京举办的“2010中国CFO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暨第七届中国CFO高峰论坛”上,张沛军荣获“2010中国CFO年度人物”称号。

  那些年,他们都曾海选

  最早一批通过海选进入央企的总会计师,任职至今已经十年了。按照央企高管的成长轨迹,他们大部分已经晋升。

  有的晋升为委管干部,即党组成员或党委委员。如,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总会计师孙湧涛、中国海运总会计师苏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会计师罗乾宜,现在已经是党委常委或党组成员了。

  有的总会计师所在央企已经被并购或重新组建,他们成为新集团的总会计师或同时进入委管干部行列。如,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于2011年划归新组建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二级单位。曾获聘工程顾问集团总会计师的陈关中,如今已是中国能建的总会计师。

  蒋占华当年任职于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08年,该院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组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如今,总会计师蒋占华已位列中煤科工集团党委常委。

  还有的人则升任上市公司其他高管职务。如,赵寿森进入中国航油之前,任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在2005年国资委全球海选中,他被选聘为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后的首任总会计师。2006年3月,他被委任为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后被任命为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副主席、提名委员会副主席和薪酬委员会副主席、副董事长。

  还有2004年成为中国北车总会计师的高志,四年后就升任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大唐电信集团的高永岗,如今已是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执行董事。

上一篇:会计引以为戒,这类开票行为也是"虚开"别不当回事
下一篇:3月19日财经早餐(2019年)
手机需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