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纳税人收入累计增加8月个税适用税率提档
随着汇算清缴的结束,个税累计预扣法迎来第8个纳税期,对于纳税人来说,税基越小税率也越低,但是从第8个纳税期开始,月工资3万元的人群,其所适用的税率也会调整(详见2019年2月25日《中国经营报》刊发《2月开始月入三万人群个税税率升至10%个人全年个税应缴纳税不变》)。
记者了解到,新个税法实施后,这部分人群年内所适用的个税税率包括三种:3%、10%和20%。2月份其适用税率提档为10%,8月份税率将提档为20%。
国家税务总局在答复网友提问中指出,采用累计预扣法,对部分纳税人来说,可能会出现收入逐月累计增加后,适用的税率相应提档,因此,纳税人就会感觉年初几个月纳税较少,之后税额会逐渐增加。
“不过从全年看,累计预扣法不会额外增加纳税人的税负,对纳税人来说,可以享受到‘递延纳税’的红利。”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税率相应提档
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大部分纳税人的收入累计是逐渐增加,其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也在渐进,这种变化直观反映在纳税人的工资条中,就是个税缴纳额逐渐增加。
以税务总局培训材料为例,某职员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假设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
从2019年1月1日开始,该职员采取累计预扣法后,其全年收入将会出现两次税率提档的情况。具体来看,2月份,由3%提高到了10%;8月份,由10%提高到20%。
那么从就业人员行业分布情况看,月工资达3万元的人群占比究竟有多大?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在私营和非私营单位中,2018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名第一的都是金融业。
具体来看,非私营单位中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高达266921元(IT行业为205834元)。如果不考虑年终奖等因素,将其均摊到每个月后,其月薪达22243元。
事实上,按照政策规定,职工工资总额主要由六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很显然,根据职工工资总额计算,算上补贴和年终奖后,金融和IT行业从业者的月工资会接近或超过3万元,也就是说这些行业会成为此次税率提档最受影响的人群。”一位财政研究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除去金融和IT行业,记者计算得知,同等扣除条件下,月工资为28000元的人群,从9月份开始,其适用税率调整为20%,月工资为25000元的人群,从11月份开始,其适用税率调整为20%。
李旭红分析,采用累计预扣法的好处在于,对于一个纳税年度内只在一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预扣预缴的税款在多数情况下会正好与全年应纳税款相等,纳税人无需另行办理年度汇缴申报。
1.15亿人免税
虽然个税适用税率提档,但整体看,个税改革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
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统计,上半年,个人所得税两步税改因素叠加累计新增减税3077亿元,人均累计减税1340.5元。
分税种看,受提高费用扣除标准、优化税率结构和实施专项附加扣除“两步改革”叠加影响,个人所得税比去年同期下降30.6%,是降幅最大的税种。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占比最高不到10%,但它的收入增长潜力很大。
作为一种直接税,个税的纳税人负担感受特别明显,特别是专项附加扣除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在2019年1月1日正式确立后,从上半年的财政数据也可以看到,专项附加扣除和低税率适用范围的扩大是导致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的最直接原因。
“更大规模的减税效果,可能还需要在2020年上半年汇算清缴之后才能真正见分晓。”杨志勇说。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9》蓝皮书指出,从宏观动态测算来看,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在全面减税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了重点照顾中等收入阶层及家庭负担较重的纳税人的意图。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仅考虑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至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就从税改前44%降至税改后的1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
据此测算,税改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降至约6369万人。也就是说,有约12314万人在税改后应纳税额为零。如果进一步考虑专项附加扣除的影响,那么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量还将较大规模地减少,更多中等收入阶层将不再负担个人所得税。
在7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上半年,个税改革后,累计1.15亿人无需再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