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每当春节临近,海南街头总会添新菜:海鲜炖大粉条子,锅包鱼,鲜虾大馅饺子……是的,东北人,回来过年来了。东北人有多爱海南?在海南买房是最真挚的表白。
年根儿底下的海南,几乎每三步就能看见一个东北人。不,是听见一个东北人。
“诶呀?恁们也到啦?啥前儿来的?”
“这不我闺女刚放寒假吗!过两天找你喝酒啊!”
“必须的!”
临近春节,中国大地上即将上演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有一条路线最为突出。
从北到南,贯穿4600公里,跨越35个纬度,温差近50度,这就是东北——海南。
1
东北人的执念
数据显示,三亚常住人口不到80万,其中有30万东北人。三亚每三套房中就有一套是东北人的。
你不会明白一个没有冬天、永远温暖的地方,对寒冷地区的人有多大吸引力。
东北,一个全年十二个月必须有六个月维持供暖,地里五月份才长草,六月份树叶还没长齐,七月份才开花,九月份就开始掉树叶,十月已经飘雪的地方。
所有禁锢于此的灵魂都有一颗想要一个猛子扎进热水的心。俄罗斯人如此,日本人如此,东北人亦是如此。
泡汤、疗养,成为全世界寒冷地区人民的一种文化。出门穿的跟肉球一样,进屋脱得就剩个裤衩,呲溜下水,啊,舒坦。
当东北人第一次置身于均温24度的神奇大地,在1月的阳光里穿着小裤衩泡在温柔的海水里,一颗候鸟的心开始扑棱棱棱棱棱,一切都美好得那么不真实。
8年前,一波东北人以均价6000的价格去三亚买了房。40万,全款,两居室。这在当地工资房价没破2000元的时代是疯狂的。
“十来分钟就能到沙滩,三层楼高的椰子树,脸那么大的芒果…”,东北人擅长比喻。他们把海南的所见所闻以一种drama的形式传递给老家的亲友们。
于是,“XXX在海南买了房”如同一道咒语萦绕在每个东北亲戚的耳畔。
如今,海南有房已经代替了人手一貂儿,是东北妇女们坐一起扯犊子时彰显身份地位的新表现。
2
东北人的信仰
你永远不懂疗养对东北人的含义。
上个世纪80年代,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东北国企工厂,把去海边疗养作为一种新兴福利向优秀职工开放。
当时的疗养院,大多建在海边。无论是技术还是环境,其奢华程度都不亚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气功、温泉、针灸、按摩,疗效如何并不重要,但这段经历足够跟亲戚朋友吹嘘好几年。
毫不夸张的说,东北才走在“带薪休假”的最前端,“疗养”是单位对职工人文关怀的终极体现,如今的桑拿、温泉、马杀鸡在“疗养”面前一点儿分量也没有。
“去海边”深深植根于东北人的身体,形成一种自带优越的仪式感。从夏日的北戴河到冬季的亚龙湾,每一处拥有著名海水浴场的城市都有东北人。
必须成群结队,必须颜色鲜艳,必须欢呼雀跃,空气中洋溢着一股幸福的大碴子味儿,他们到哪,哪就是舞台。
3
东北人的结界
有人说东北人有个毛病,出来了就回不去了。其实不是。
除了海南,东北人最南只能到山东,不会再向南了。
倒不是什么规定,是结界。
不再向南是一种本能,有种声音在身体里不断告诉你:不能再向南了,吃不惯,吃不惯…
虽然南方聚集了八大菜系中的七个,但东北人是打心眼里“相不中”。菜再好吃能咋的,米不行。
大米,是东北人的魂。东北大米,生长在肥沃的黑土地,周期长,昼夜温差大,饱满油亮,口感软糯,开锅后满屋都是大米的香味。
在东北,米饭是可以不配菜,单吃的。但只有菜没有米,东北人就像丢了魂,活不过三天。
有人形容东北人第一次吃南方大米的感觉。
食用前:“米饭不都一个味吗?”
食用后:“真的有吃不下去的米饭啊… ”
书面语:味同嚼蜡 东北话:水了八叉
大米孕育出人高马大的东北人,却也是东北人难以征战四方的软肋。
……
有人说东北人占领了海南,其实东北人的根永远都在黑土地。即便是来到离家4600公里的海南,他们也能把东北独有的气质带到这里。
在三亚,你除了可以享受金色的阳光和海滩、清澈的天空和海水,还可以领略到最纯正的东北文化。
三亚土生土长的孩子,一张嘴冒出“干哈”。别慌,他们一定有个东北老师。
三亚大大小小的广场,播放着强劲的东北舞曲。东北大妈总能在三亚的广场上封神。
三亚的交通、住宿、餐饮、旅游,有商机的地方,就有东北人。
而更多的人是像候鸟一般,每逢寒冬,穿着貂儿、开着车来到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后备箱里装着大米、干豆腐、酸菜、大酱…
这就是嘚瑟又实诚的东北人,他们总能在陌生环境中找到最舒适的生存姿态,正如那被剁进东北饺子里的海南大虾和被炖进蘑菇粉条子里的文昌鸡。
来源:有意思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