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转贴现生意更不好过了。”一位票据中介商向记者感慨说。
继年初相关部门从严加强票据套利监管之后,5月27日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上线了“贴现通”业务,这意味着企业无需再通过票据中介“转贴现”获得票据融资。
“于是,我们最丰厚稳定的一块业务收入可能没了。”这位票据中介商无奈表示。以往票据中介运作每笔“转贴现”业务,至少能赚取10-15个基点的利差,若一年下来业务跑量巨大,他们几乎能拿到年化8%以上的无风险利差回报。
“票据中介的这份丰厚无风险利差收入,最终会转嫁到众多中小企业实际票据融资成本被抬高。”一位城商行票据业务部主管指出。贴现通的面世,一方面解决了票据直贴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只能通过中介开展转贴现服务获得票据融资),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不过,参与贴现通相关票据经纪业务试点的5家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苏银行)如何做好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的业务隔离,避免潜在的道德风险与内幕交易,同样备受业界关注。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参与上述试点的一家区域性银行正酝酿由同业业务部联合对公金融部、交易银行部共同组建票据经纪部,与金融市场部票据自营业务进行隔离;与此同时,参与试点的一家股份制银行则考虑成立独立运作的票据经纪部门,与票据业务部完全“分开运作”。
“这种做法能否真正做到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的隔离,还需要实践检验。”上述城商行票据业务部主管表示。
剑指票据直贴“信息不对称”
所谓贴现通业务,主要指票据经纪机构受贴现申请人委托,在交易系统进行贴现信息登记、询价发布、交易撮合后,由贴现申请人与贴现机构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办理完成票据贴现的服务机制安排。
为了顺利上线贴现通业务,5月25日上海票据交易所进行了系统升级,其中新增了贴现通子系统,内含信息登记、询价交易、清算结算、参数管理四个功能模块,未来,贴现通业务的信息登记、询价发布、交易撮合等业务操作,均通过这套贴现通子系统办理。
“这势必重塑票据直贴业务的原有运作模式。”上述城商行票据部人士向记者直言。与2018年国内票据市场贴现额达到10万亿元如影随影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与日俱增”。
具体而言,多数企业不知道哪些银行愿意提供资金满足自身票据融资需求,银行则担心票据贴现规模增速不够稳定导致业务不达标,于是在票据直贴业务市场,出现了大量票据中介——他们先向企业收票,再向合作银行卖票,在撮合企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同时赚取相应的无风险利差,甚至当银行在收票后因资金受限而无法持有票据时,票据中介能迅速将票据转卖给大中型银行,以最快速度完成票据转贴现帮企业完成票据融资。
“通常票据中介每做一笔收票卖票业务,能赚取10-15个基点,若银行间资金吃紧,我们在票据直贴现与转贴现之间获得的利差能超过30个基点。”上述票据中介商透露。别看单笔业务利差微薄,鉴于票据中介一年跑量规模很大,因此他们年化无风险利差收益至少在8%左右。
“在实际操作环节,如今票据中介不再是拿着票据四处寻找银行贴现,反而是根据银行的交易需求,帮助他们四处收票,因此这笔买卖更加不存在票据砸手里卖不掉的风险。”他进一步指出。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中介收票卖票所赚取的利差,最终会转嫁到中小企业实际票据融资成本抬高。
“对很多急需票据融资周转资金的中小企业而言,10个基点的融资成本抬高,对他们也是不菲的财务压力。”前述城商行票据业务部主管直言。但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仅有一两家直贴银行,当后者因资金紧张或风险控制而不愿票据直贴时,他们苦于不知道其他银行是否愿意给予票据直贴,只好借助中介的转贴现服务获取融资,并为此支付较高的中介费用(即中介收取的利差收入)。
在他看来,贴现通的面世,一方面解决了票据直贴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则压缩票据直贴和转贴现之间的利差空间(即票据中介的获利收入),最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实际票据融资成本。
“贴现通的面世,意味着每家银行的授信资源都可以企业提供票据直贴服务,理论上每张票据都能获得融资。”招行票据业务部总经理郝军指出。
在多位银行票据业务部人士看来,这也是贴现通面世的最大意义——毕竟,大型企业在多个银行设立账户开展票据贴现融资业务,因此当一家银行无法提供融资时,这些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寻找其他银行获得融资;中小企业则完全不一样,由于向他们提供票据直贴的银行只有一两家,当这些银行都无法给予票据直贴时,他们更需要贴现通平台,快速找到其他银行与低息票据融资。
票据经纪业务“蹒跚起步”
随着贴现通面世,票据经纪业务能否抓住机遇迎来黄金发展期,业界依然存在不少争议。
上述城商行票据业务部主管向记者坦言,贴现通面世的一大初衷,是最大限度覆盖银行企业票据融资市场,让更多企业与银行开展票据直贴业务,由此催生票据经纪业务以便提升两者票据直贴的交易效率。但在实际操作环节,一是当前企业票据直贴与银行转贴现链条相对顺畅,即开展票据直贴业务的银行只要资金充足,都会将贴现票据持有到期,即便有时银行需要资金周转,也能很快找到相关银行开展票据买断、票据回购等转贴现业务,因此票据经纪业务这张牌照能获得的增量业务相对有限;二是试点票据经纪业务的5家银行业务撮合效率还有待观察。
“就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而言,不同零售与对公业务,很多银行票据业务分散在多个部门里,比如票据直贴业务涉及企业与银行,可能由对公业务部门负责;转贴现业务涉及与其他银行开展交易,由同业业务部门管理;票据买卖则涉及定价交易,则由交易银行部处理。”他告诉记者。鉴于票据经纪业务可能横跨票据直贴、票据买卖、票据转贴现等各项业务,如何在有效协调各个部门资源同时,避免内幕交易与道德风险出现,将是试点银行在运作票据经纪时急需妥善处理的业务痛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试点票据经纪业务的5家银行遭遇业务整合难题,众多中小银行则可能会遇到更强的竞争压力——若贴现通引入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向票据直贴提供资金,中小银行有可能在票据直贴领域不得不压低融资利率“抢票”,导致票据直贴市场利率波动风险骤然加大。
“这也可能给票据经纪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前提是票据经纪商有能力帮助他们管好利率风险。”一家股份制银行票据业务部负责人向记者指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